日前,贵州黔东南的青山绿水间响起“善水中国”的集结号,一场关于饮用水产业的“健康觉醒”正在悄然发生。在全民健康论坛上,300余位行业精英、专家学者齐聚凯里,共同见证一个共识的形成:以中华山天然苏打水为代表的“天然健康水”,正凭借亿万年地质淬炼的独特禀赋,撕开传统制造水的市场壁垒,重新定义饮用水产业的价值坐标。从地质奇迹到健康刚需,从行业标杆到生活方式,这瓶来自贵州施秉的天然苏打水,正以“天然”为笔,书写着饮用水产业的全新篇章。
地质奇迹:5亿年时光淬炼的“天然水密码”
在施秉县中华山的喀斯特岩层深处,藏着一段跨越5亿年的“地质史诗”,从地下千米的凹形槽缺口喷涌而出——这,便是中华山天然苏打水的诞生。
“它不是‘制造’出来的,而是‘生长’出来的。”中国民族卫生协会首席康养专家伍永田的评价,道破了中华山与传统制造水的本质区别。中华山的每一滴水,都带着大自然的“原生密码”:国家资源部11年跟踪监测显示,其pH值稳定在7.31-7.91的弱碱性区间,锶含量高达1.06mg/L(远超国家矿泉水标准),钙、镁、硒、钾等微量元素天然富集。更难得的是,它无需人工除菌,天生低钠、无重金属、无致癌物,被专家誉为“能直接饮用的‘天然健康剂’”。
这份“地质馈赠”的稀缺性,让贵州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副会长肖明感慨:“全国天然苏打水资源本就稀有,像中华山这样兼具口感、矿物质与纯净度的,更是‘稀缺中的稀缺’。”
行业共振:从战略共识到市场突围,天然水成健康中国新支点
“贵州的天然水资源,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‘活水资本’。”肖明在发言中强调,中华山的意义不仅在于“一瓶好水”,更在于它为行业提供了“生态保护与健康普惠”的双行路径。依托300亩水源保护区,中华山从源头守住“天然纯净”;通过余安高速、黄平机场构建的24小时鲜活配送网,让“大山里的好水”能最快抵达城市餐桌——这种“从生态到民生”的闭环,正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动实践。
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委会秘书长李伟奇则将其上升到“产业革命”的高度:“传统饮用水解决‘有没有’,天然健康水要解决‘好不好’。”在他看来,中华山的市场突围印证了一个趋势:当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,“天然、无添加、富营养”的饮用水,正在取代“人工勾兑、概念营销”的传统产品,成为市场新主。
据介绍,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在中华山整体销售中占比达40%,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市场。此前,中华山已在深圳与广州同步设立了销售分公司,并先后与深圳市宝安佰盛佳超市、奥洋酒业供应链佛山运营中心达成战略合作。此次论坛现场中华山再度整合区域资源,分别与广东、四川、浙江、江苏等多地经销商进行了合作签约,共同推进“天然好水全国化”。
健康引领:为产业范本注入新势能
“喝水不是‘解渴’,而是‘滋养’。”在《顺势而为补矿水》主题分享中,伍永田的观点戳中了当代人的健康痛点。快节奏生活下,亚健康等问题困扰着无数人,而中华山的天然属性,恰好成为“日常健康管理”的简便方案。
中华山坚持“水源点灌装”,不做任何人工干预,小分子团结构更易被人体吸收。在饮用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,中华山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“三维范本”。
生态为基,守住天然禀赋。300亩水源保护区内,禁止任何工业污染,山泉水自涌而出的瞬间便进入无菌管道,从源头确保“零污染”。这种“敬畏自然”的态度,让中华山的“天然”不是营销概念,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。
科技赋能,激活产业效率。2000桶/小时的桶装线、12000瓶/小时的瓶装线,配合中华山水厂构建起“从水源到餐桌”的高效供应链。
健康为魂,定义产业价值。连续10年国家级抽检合格、“卫生等级A级单位”认证和“一种用于水质检测的便携式锌离子智慧电极”及“基于锶离子电极的水质检测分析装置”两项实用新型专利……
黔东南州食品行业协会会长赵星权对此深有感触:“中华山让我们看到,依托地域自然资源,结合先进技术,欠发达地区也能培育出引领行业的‘健康品牌’。”如今,依托施秉县的地理优势,中华山正带动区域饮用水产业升级,让“贵州好水”从“地方名片”变为“全国刚需”。
这瓶来自贵州的天然苏打水,正以“每分200瓶”的速度奔赴万家灯火。它带去的不仅是甘甜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——对自然的敬畏,对健康的珍视,对品质的追求。而这,或许就是健康中国最生动的微观注脚。
标题:大湾区多地与中华山签约 共推天然苏打水走进千家万户
地址:http://www.308101616qq.com//dgjj/80467.html